制造强市 积厚成势攀高峰
鸟瞰吉利四川新能源与清洁能源商用车及动力总成项目生产基地。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余中华 摄
●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奎 见习记者 李笑阳 郑锐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兴市之要,是增加财政收入、优化产业结构、解决群众就业、发展民生事业的重要依托。
换道“高质量发展”,南充在新赛道上全面落实中省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系列决策部署,清晰而响亮提出“大力实施制造强市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做实经济高质量发展“四梁八柱”。如今的南充,“三大千亿产业集群”“三大百亿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传统产业“老树开新花”,现代制造业产业体系正加速形成。
总量突破 规上工业产值超三千亿元
如今,南充各工业企业掀起新一轮生产热潮。
在顺庆区高新大道两边,一座座厂房鳞次栉比。在顺庆区凯普松高新电子产业园建设现场,一边是厂房、员工宿舍楼、研发中心等紧张繁忙的建设场面,一边是企业利用库房抓生产的忙碌场景。
“凯普松电子产业集团在全国建成了四大产业基地,南充是规模最大、设施设备最现代化的基地,占地300亩,项目总投资28亿元,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建设生产线330条,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可达50亿元,解决2500人就业。”现场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先进的机器人自动点焊工艺装备、先进的整车前处理电泳涂装生产线、先进的智能集成配备全自动总装物料运输线、智能喷涂机器人,以及自动化车架起吊装置在有条不紊地运转。
“2017年,吉利商用车集团南充基地一期项目建成投产;2021年6月,二期投产后,极大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成为南充汽车产业集群的支撑项目。”嘉陵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走进位于临江新区西充片区的四川源维机械科技有限公司,但见厂房内现代化生产设备快速运转,工人们娴熟地操作着机器,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工人们正加班加点,全力冲刺半年、全年目标任务。”四川源维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主要生产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高端装备配套产品。
企业生产车间忙碌的生产场景,是南充制造业如火如荼发展的缩影。统计显示,“十三五”末,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到794户,从业人员20.6万人,规上工业产值总量达到3002亿元。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5%,全市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分别同比增长32.1%、24.9%,分列全省第2位、第5位。今年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
顶层设计 大力实施“七大攻坚行动”
大力实施制造强市发展战略,夯实南充高质量发展根本支柱。市第七次党代会响亮提出大力实施制造强市发展战略,加快培育汽车汽配、油气化工、食品饮料“三大千亿产业集群”,发展壮大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三大百亿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丝纺服装等传统产业,为南充制造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实施制造强市发展战略,是全面落实中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的南充实践,也是南充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必然要求。”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刘平介绍,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为南充大力实施制造强市发展战略提供了良好机遇。省委在产业布局中将南充作为重点区域,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设立南充临江新区,支持南充打造全国汽车汽配产业基地、全省绿色化工基地,为南充大力实施制造强市发展战略拓展了广阔空间。
《中共南充市委关于大力实施制造强市发展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也明确提出,大力实施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企业梯度培育发展、产业园区提档升级、产业项目投资牵引、科技创新示范引领、产业数字转型赋能、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七大攻坚行动”,到2026年,实现汽车汽配、油气化工、食品饮料规上工业产值分别突破1500亿元、1000亿元、1000亿元,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规上工业产值分别突破300亿元、300亿元、200亿元,丝纺服装产业规上工业产值突破500亿元的目标。
强化保障 16条措施让企业发展提速
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今年3月,市政府印发《南充市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通过出台16条“硬核”措施,推动南充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这16条措施围绕企业关心的资金、技术、人才、土地等要素,坚持分类施策,通过奖励、激励等方式,对南充制造业企业进行精准扶持,用心用情解决企业所需。
大力实施制造强市发展战略,关键在抓落实,关键在实干。全市各级各部门一边组织工作人员走进企业、走进园区,现场了解企业所需所盼;一边出台相关政策,第一时间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做强人才支撑、助力制造业发展,西充县在临江新区西充片区布局张澜职业技术学校、南充科技职业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育适应企业需求的专业技能人才。大力开展“春风行动”“企业招聘月”等人才招引活动,实施“西充英才工程”、就业促进工程等,搭建企业引才和人才就业的桥梁。
秉承“抓环境就是抓招商,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理念,全市其他县(市、区)及相关部门严格落实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强用工、资金等要素保障,让企业轻装上阵、开足马力生产。
“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如今南充各级各部门正聚焦主战场,聚力主攻点,拿出舍我其谁的劲头,在大力实施制造强市发展战略的征程中砥砺奋进、开拓进取,为建成全省和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南充铸就坚实的“钢筋铁骨”。
■相关新闻
握紧“方向盘” 打造“国字号”汽车汽配产业基地
网讯(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奎 见习记者 李笑阳 郑锐)日前,记者在吉利商用车集团南充基地看到,随着生产线的快速运转,一辆辆崭新的新能源物流车源源不断地下线。“目前订单充足,新能源车生产、销售情况持续向好。”吉利商用车集团南充基地相关负责人说。
汽车汽配产业作为我市工业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成全省和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的引领性支柱产业之一。统计显示,目前,全市汽车汽配产业规上企业为171户。去年,全市汽车汽配产业实现产值828.9亿元,今年一季度实现产值203.1亿元。
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认为,通过几年时间的培育,南充汽车汽配产业取得了多方面的发展成效。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我市现有汽车汽配产业规模以上企业171户,从业人员近5万人,其中有整车及专用车制造企业3家;产业链逐步完善。汽车汽配上下游配套企业已在南充建立生产基地,发动机、车厢、车身、底盘、车架、车桥等总成已实现本地化生产;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产业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目前全市汽车汽配企业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市级技术中心22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城市客车、物流车、环卫车、救护车等多款新能源产品进入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南充造”新能源产品已在上海、成都、西安、贵阳、杭州等30余个大中城市推广使用。
随着南充汽车汽配产业的蓬勃发展,即将完成千亿产业集群目标,四川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将南充纳入“打造全国汽车汽配产业基地”。我市出台《南充市“十四五”汽车汽配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依托新能源整车和发动机、车身、车用空调、热交换器等产品的本地化生产,统筹推进汽车研发、营销、服务和汽车文化发展,建成支撑成渝、辐射全国的汽车汽配产业高地。到2025年,全市规上汽车零部件企业超过260户,产值突破1300亿元,年均增长12.5%以上;力争新建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15家以上,力争建设省级以上汽车及零部件检验检测中心1家;产业协同发展体系逐渐形成,汽车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达到40%以上。在发展重点方面,我市将大力做大整车规模、全面提升产业配套能力、布局低碳汽车循环经济等。
网友评论